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榆林学院校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4-05-22 点击数:

学院、各相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省级复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4〕14号)要求,定于 2024 5 月至 7 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榆林学院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详见附件1—3)。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3.同期活动。即大赛优秀项目路演暨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等活动。

五、组织机构

1.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

 任:张新柱    

副主任:  

 员:崔少波 高平强  卜耀军  延江波 蹇攀峰

吴喜军  薛成虎  董建刚          

   张敬全      乔荣华  李慧梅  

刘雁南  宋小震  陈小辉  王憨鹰  蔡建昌  

薛国栋          刘小龙  李卫星  

郭东敏  高竹莲  刘晓英  

2.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办公室主任由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烨兼任,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联络工作。

3.各院系成立院系组织委员会

 长:党总支书记(全面负责本院系组织安排工作)

副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动员教师申报参赛项目)

党总支副书记(负责组织学生参赛和院系初赛)

 员:教研室主任、党总支秘书、团总支书记、教师代表

联络员:各院系团总支书记

4、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

5、本次大赛由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榆林学院“长风”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工作室协办

六、参赛要求

1.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报名要求。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已获本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和陕西省赛区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校赛,届时根据项目一年的进展情况,选拔推荐参加省赛

3.人员要求。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3月1日及以后出生)。

4.审查要求。学校将严格审查参赛项目,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七、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院初赛、校级复赛校级总决赛三级赛制。院初赛由各院负责组织,校级复赛和校级总决赛由榆林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并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2.大赛共产生一等奖12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6项,参加省赛项目除外)、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八、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515日6月15日各院系组织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报名系统开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6月15日(产业命题赛道项目报名截止7月10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初赛:51565日。各院系自行组织专家评选并推送优秀项目进入复赛,推送比例为不少于网报项目数(校赛网报名额分配表见附件4)的20%,推选结果及项目材料《报名信息汇总表》(一份,见附件5)和《创业计划书》(一式一份,撰写要求见附件6)以院系为单位,于65日前报送至1号教学楼410徐绘处,电子版发至邮箱:373246620@qq.com。

3.第一轮复赛:66-69日。专家委员会组织评委对项目的纸质材料进行初选。

4.第二轮复赛:615日。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委参赛项目进行评审,评审以PPT答辩形式进行。

5.校内决赛:625日。以路演和PPT答辩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评审规则可登“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查看具体内容。

6.参加省赛:7-8月,参加国赛:10月。

7.项目训练营:58月。比赛期间将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多期项目训练营,主要进行大赛解读、商业模式打造、团队打造、市场营销、实战演练、项目计划书撰写等系列项目打磨活动,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各训练营另行通知

九、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各院系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2.协调组织。各院系要统筹协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组织做好校内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

3.提供支持。各院系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十、联系方式

大赛联系人:

联系人:王金鹏18966995556  

       曾春梅:15249121177

             绘:15029520006  

 箱: 373246620@qq.com  

 址: 1号教学楼410办公


附件:

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高教主赛道方案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榆林学院校赛网报名额分配表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榆林学院校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榆林学院校赛创业计划书样板


  榆林学院

2024522


  • 附件【附件1.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2.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3.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4.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5.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6.docx】已下载

榆林学院招生就业处   电话:0912-3893644    招生电话:0912-3896517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崇文路51号     邮编:719000